
1951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已经超过一年。此时,虽然美军已逐步占据了上风,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,在这场战斗中,中国一位师长将大胆违背上级命令最正规的期货交易平台,阻止了美军的进攻,最终让美军错失了唯一的机会,未能战胜中国军队。这个师长到底是谁?他又做了些什么惊人的举动? 黄朝天,1915年出生在江西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为了维持生计,黄朝天从十岁开始就打工,这种艰辛的生活环境激发了他强烈的革命理想,希望改变腐朽的旧中国,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。1928年,黄朝天加入了革命的队伍,首先在儿童团和少先队参与革命活动,后来又成为了红军的一员,担任陈毅元帅的警卫员。正是这些经历,塑造了黄朝天不屈不挠的性格,也为他日后步入指挥官的行列打下了基础。 展开剩余82%由于家境贫困,黄朝天未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,在加入红军之前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习。然而,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,特意参加了中央组织的补习班,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。经过长期的学习,黄朝天的言谈举止变得越来越文雅,令人惊讶。 1934年,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,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。10月19日,大军来到渡河地带,由于没有桥梁,黄朝天被指派负责架桥任务。黄朝天信誓旦旦地表示:“保证完成任务。”第二天一大早,他就带领战士们奔赴了200多公里外的于都,并且提前七个小时完成了架桥任务,为红军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 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。当时,北朝鲜几乎胜利在望,但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却不顾国际法的约束,直接干涉朝鲜内政。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,志愿军按照中央命令,跨过鸭绿江进入战斗。然而,目空一切的美军,尤其是五星上将麦克阿瑟,甚至信誓旦旦地宣称要在圣诞节前战胜中国军队。 然而,事实狠狠打了麦克阿瑟的脸。10月25日,经过第一次战斗,美军体验到了中国志愿军的强大实力。在中国志愿军的强势攻势下,美军节节败退,损失惨重,超过两万人。接下来的几场战斗,志愿军再次以雷霆之势逼退美军,麦克阿瑟所谓的圣诞节胜利,最终成了空话。 1951年12月,第三次战役爆发,联合国军再次遭遇惨重损失,双方的力量对比变得极为悬殊。美国此时决定更换指挥官,因为麦克阿瑟与杜鲁门总统有诸多分歧,于是美方将麦克阿瑟撤回,由李奇微接替指挥。即便如此,在随后的战斗中,美军也未能占据优势。 在第四次战役初期,虽然美军凭借强大的装备在一定程度上抵挡了中国军队的进攻,但长期的拉锯战让美军也领教了中国志愿军的坚韧与顽强,不敢轻易行动。与此同时,为了保持战斗力,中央决定让部队回营休整。然而,美军迅速掌握了这一动向,决定趁机发起猛攻,试图将中国军队分割包围,逐个击破。 然而,李奇微的计划却被黄朝天的部队意外阻挡。黄朝天所在的部队负责防守华川大桥,这座桥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。1951年5月,美军围攻华川大桥,意图炸桥切断中国军队的补给线。黄朝天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休整部队,但他迅速判断局势,决定不顾命令,主动迎击敌军。黄朝天果断指挥173团与174团迅速向华川大桥进发。 面对数量远超己方的美军,黄朝天并没有一味硬拼,而是巧妙调整战术,将部队部署到易守难攻的山坡上,并利用地形进行反击。经过几番激烈战斗,美军未能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。与此同时,黄朝天的接线员终于与总部取得联系,代理军长廖正国对黄朝天的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建议他利用夜袭战术反攻敌军,打乱敌人的阵脚。 黄朝天接受建议后,发动了夜袭,取得了显著成果。志愿军不仅成功从美军战壕中夺回了大量弹药和补给,而且打乱了敌人的部署。在经过13天的坚守后,黄朝天终于得到了后援部队的支援,成功打败了美军,敌人以付出超过2万名战士的代价撤退。 事后,中央没有追究黄朝天的责任,反而给予了他高度的表扬。1955年,黄朝天被授予少将军衔,这也是国家对他多年来在革命事业中的贡献和忠诚的最高奖赏。黄朝天的军旅生涯,几乎贯穿了中国的战斗历史,他的英勇与智慧为新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发布于:天津市
|